聽得到的漫畫《BECK》及其Telecaster

Fgn(FujiGen) NCST 10 & Fender Japan TL68-BECK / 
TL68-83BC / TL68-75BC
覺得哪支才是我的?(於上圖hover可得答案。圖為2015年親人代為收貨後的相片)我沒在SNS張貼過這張相片

《BECK》(又稱:搖滾新樂團)是本關於獨立搖滾樂隊的音樂漫畫。

或者你會問:「漫畫沒有聲音,有什麼好看呢?」
《BECK》的最大特色,就是你會仿似聽到作品裡的聲音(當然只是種錯覺聯想啦)

故事講述只聽偶像歌曲的主角,如何開始接觸Band Sound、到Live House看演出,再學結他繼而夾Band組團的發展經過。

劇情上較為貼地和現實,樂隊不是一帆風順地一曲成名,然後爆紅上位。反而是挫折重重,團員一邊打工儲錢錄製CD,另一邊又不停練習增進技術,還漸漸學會包裝和經營(但只輕輕帶過),很體現到獨立樂隊的模樣。

而我相信,當年不少獨立樂隊就是看著這套作品來奮鬥。

(其實劇情貼近當時的時代背景,當年的競爭確實十分大,不少具質素的樂隊和歌手也沒得到應有的注視,部份要到後來網絡普及才被「追封」)

個人認為唯一不現實的,是團員關係都十分好。其實愈是職業的樂隊,就愈是避免彼此接觸太多,免得傷到感情而影響日後合作。

值得一提,漫畫初期較為慢熱,有朋友捱不過第一期而沒繼續看下去。而連載當時曾覺得中後期有點拖戲,但後來看單行本又認為節奏不錯,不會有草草收場的感覺。

另外,跟其他音樂漫畫一樣,由於涉及專門術語,即使是官方中文版的翻譯也有點瑕疵。如想看得更細緻,而又對相關用語有認識,可考慮再看日文原版。

P.S.作品中的樂隊有在作者另一套漫畫《RiN》中登場,而《RiN》同樣是部很具質素的作品

不及原作的動畫和電影版

雖然《BECK》也有動畫版,但不建議作為入門來看

理由是比起漫畫,動畫反而沒了主角歌聲所帶來的「驚喜/震撼感」。後來堤幸彥執導的真人電影版,就應作者HAROLD作石的要求,不播出主角的歌聲,但出來效果也是好壞參半。

話雖如此,《BECK》動畫版並非一無是處,此後的動畫都多了仔細還原演奏樂器的畫面,包括《NANA》、《涼宮》和《K-ON!輕音少女》等為人熟悉的作品。(印象中這些彈奏畫面,跟一位處理過《火影》動畫中,鳴人跟佐助訣別時的幕後人員有關)

現代音樂製作的環境改變

其實《BECK》連載到中期,音樂產業經已有很大變化。

跟現時相比更有天翻地覆的改變,例如:網絡的絕對普及、串流平台已成主戰場、根據大數據決定Setlist等大小事等。

再加上科技進步、宅錄盛行,部份錄音的門檻變得非常地低
現在不少出身自Niconico的主流音樂人,最初都是由宅錄開始累積人氣,甚至自行作mixing等後期處理。

或者具個實例,我作為一個門外漢,最初抱著玩玩心態而買的結他設備,都能應付低階的Hi-Res (24bit/96khz)錄音了,可反映出錄音設備的普及。(當時的想法是,不過是貴2、300蚊,但就買到加洲設計、美國製造而耐用的硬件。且只要保養得好,可能足夠一生使用)

所以不少《BECK》中提到的東西,可能已不太適用了。如想透過漫畫粗略簡單地認識音樂產業,可以留意另一套作品《BUZZY NOISE》,它對音樂製作的環境較貼近串流時代的現在。

作品帶紅的電結他Telecaster

《BECK》這套漫畫的影響力之大,據說當年還帶動到,主角所用的結他Fender Telecaster的銷量急升

話說作品開始連載的1999年,日本正處於視覺系當道的年代,傳媒焦點都落在視覺系樂隊身上。偏偏視覺系以用Stratocaster和Les Paul為主,甚至用SG都不會用Telecaster,可算是Tele在日本的低潮期。

(個人意見:日本音樂也有分門派的,當時的Telecaster或多或少有象徵民謠和傳統搖滾甚至City Pop的感覺。在當時較為新一系的音樂人眼中,可能會覺得Tele有點老土吧?或者換個說法,當時的Tele不太合他們的「世界觀」)

《BECK》由2001年2月推出的第6期單行本開始,幾乎此後的每期封面,都是主角拿著Telecaster的畫面。而這段期間,《BECK》的人氣紅到得獎(不是豬肉獎)繼而動畫化。它的單行本發行量已突破1500萬本,亦可解讀為1500萬張流動的Telecaster宣傳海報。

單論當時曝光率,主角可能比不少藝人還要高,所以主角有機會是該時期,曝光率最高的Telecaster使用者。其次估計是Mr. Children的櫻井和壽(我從初動過百萬的非精選專輯,去作逆向推算來估計),但實際情況如何,我無法回答亦難以做到統計,只能以我自己作為例子,在《BECK》之前,我完全不知道Telecaster這款結他的存在

我評價《BECK》為當代Telecaster潮流的起點,亦是Tele後來爆紅的其中一大因素,而另一因素就是後話了。(我甚至覺得Tele有點紅過頭了,紅到連何妖版榮光都用,即時Cheap了不少。)

Fender Japan更於2004/05年推出《BECK》主角的簽名版Telecaster,令主角小雄成為史上首位,推出簽名版結他的動漫畫角色。(簽名版就是指該人物的專屬款式,概念上類似高達作品中的專用機)

或者從這支簽名版的質素,多少可看出當時《BECK》真的帶動到Tele的銷量吧?

在二次元角色簽名版盛行犯濫的現在,使這支簽名版不論在話題和商業上,都顯得別具意義。加上Telecaster本身就是歷史上第一支成功量產的電結他,好像顯得這件事更加ROCK。

關於Telecaster的利益申報

算是一種利益申報,我持有該支《BECK》主角的簽名版Telecaster。

其實買入時就已經有點炒風,明明是二手卻回升至一手價,但絕沒想過會升至現時的瘋狂水平。加上買入當時的日元匯率為6.1算,其價值實際上已翻倍了,但也並非什麼大錢,我也只求保值而已。(當時的回升因素是,該型號因合約期滿而停產,而且Fender Japan剛結業。)

還記得寄到香港時,單是匯率回升的差價,已足夠抵銷合共的運費有餘。其實現在也能以該價錢買得到,但會是Fret蝕得十分厲害或有大傷痕等狀態有問題的貨。

更瘋狂的是物離鄉貴,該簽名版在鬼佬網站成交價更高,足足是我的買入價三倍以上……

面對升值我是百感交集的,持有的結他升值故然開心,但亦鑑於其轉售價值,一直沒為其更換零件,導致使用率偏低。(改裝過會影響轉售價,愈是保持原裝,價值就愈高)

加上木種關係,與我理想中的Tele聲音有點出入,無奈地更少用到了。

而且我最初選購Telecaster的時候,對這支簽名版是有點抗拒的。雖然喜歡《BECK》,亦喜歡這個配色,但就是不喜歡這支簽名版,心理上總覺得質素會比較差,當時亦對這種商業模式有點反感。(個人相信是基於Fender Japan的合作關係,漫畫後來才加插主角使用Fender Mustang的橋段)

選購當時也考慮過美國製的Tele,但不是Fender USA,而是掛在Junk food曾福琴行玻璃櫃中的美製G&L ASAT Classic,但由於不需要用太好就放棄了。

至於為何我會想要Telecaster?又是後話了。

P.S.沒想到多年後,會在另一媒介再次介紹這本漫畫。本想早幾年寫的,在其他Blog

相關連結:
BECK - 維基百科
BECK - 日本維基百科
關於Fender Japan的二三事 - 起承轉合
Fender Telecaster - 維基百科

留言